无缝钢管的应用领域很广,很多机械、工程都会使用到,那么它究竟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今天就由小编带大家来认识一下无缝钢管的生产方法。
1、减径轧制和定径轧制
虽然在终调整外径的减径轧制和定径轧制方面没有值得特殊介绍的技术发展,但大口径定径机有许多也采用了三辊式定径机。采用三辊的缺点是辊距无法变更,因此机架的台数多,但近出现了辊距可变的轧机,还提出了四辊减径机的想法。今后芯棒式无缝管轧机和定径机及张力减径机的直接连接技术也将引起人们的关注。以上所述的钢管领域中的高合金穿孔用芯棒的开发和芯棒及毛管坯导槽润滑剂的开发等与摩擦学技术有很大的相互关系,因此希望长寿命化技术有进一步的发展。
重庆无缝钢管厂家
2、拉伸轧制
芯棒式无缝管轧机已向大型化和紧凑化方向发展。机架数由7~9机架减为4~5机架,穿孔机和芯棒式无缝管轧所需的能源消耗共计可减少20%左右。在芯棒式无缝管轧机的控制技术中,为减少其后在张力减径机中管端壁厚的切头损失,开发了管端预先减薄成形技术,即用芯棒式无缝管轧机预先将管端减薄的成形技术,并在钢管轧机上首次采用了油压压下装置。
3、穿孔轧制
使用方钢坯的PPM(压力辊穿孔机)已被替换为使用圆钢坯的斜辊穿孔机。圆锥形穿孔机的优点是具有旋转锻造的效果和抑制圆周方向剪切变形的作用,因此可以抑制钢管内面的缺陷,可用于难加工性材料的穿孔,尤其是可以用于扩孔和薄壁穿孔。采用普通穿孔机时,壁厚/外径比(T/D)的极限为大约6%,而采用圆锥形穿孔机时能进行T/D为3.2%的薄壁管穿孔。
鞍钢无缝钢管厂原设计生产规格为 Φ57-140mm,壁厚4-20mm,长4-12m;
设计产量 6.19万吨/年,投产后三年(1956年生产了6.6万吨)超设计7%达产。
鞍钢无缝钢管厂的投产,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无缝钢管的历史。
从工厂破土动工,到 根无缝钢管问世,仅仅用了1年零3个月。
投产后的第二年(1954年)就先后试轧出了,锅炉管、地质管、油管和不锈钢管。
1949年建国初期,我国还不能生产无缝钢管。
当时只有上海,有一点钢管改制设备,但因缺乏热穿孔机械,不能用圆钢生产无缝钢管,又无法从国外进口毛管,只能采用进口或用过的旧无缝钢管改制为其它规格的无缝钢管。
(注: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前,日本侵略者曾在东北的鞍山于1935年建了一套生产直径为70-150mm的热轧无缝钢管机组,但是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其设备全部都被苏联拆运到了原苏联现乌克兰的乌拉尔 钢管厂。所以在新中国成立时,我国是不能生产无缝钢管的)
金海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销售 贵州异型钢管、工厂,通过质量体系认证企业。公司一直以专业、创新、发展为企业精神,秉承好产品、好技术、好工程的高品质观,凭着敬业的精神,经过十多年的沉淀和研究,使公司的团队更加完善,技术更加过硬,迅速崛起,成为全国生产 贵州异型钢管、的知名企业。
技术支持:cdlgp.com